去年苹果发布iPhone 16系列时,库克可谓给足了果粉面子:尽管手机行业零部件成本猛涨,苹果却硬扛到底博星配资,iPhone 16 Pro Max的售价硬是一分钱都没涨,让广大果粉们感动得稀里哗啦。不过,今年9月即将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库克这次可能真的扛不住了。
根据最新的投行分析报告,iPhone 17系列或全线涨价50美元,尤其是此次升级力度最大、被誉为“史上最强”的iPhone 17 Pro Max,预计首发价将达到惊人的1249美元。相比去年的价格,果粉们的钱包可能要承受一阵暴击。
早在今年4月,分析师们就已经开始预言苹果涨价,甚至有些悲观的分析师喊出了涨幅超过50%的“恐怖”数字。好在目前看起来,50美元的涨幅似乎还在大家的心理承受范围内,毕竟连奶茶都在疯狂涨价,更何况人家还是一台手机呢。
但是涨价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苹果“贪心”了?其实不然博星配资,这次涨价的真正原因竟然是iPhone 17 Pro Max的硬件升级成本太高。对比上一代Pro Max从15到16的小修小补,这一次的iPhone 17 Pro Max简直可以用“豪华加强版”来形容:镜框变大了,内存首次飙升到12GB;长焦镜头竟然疯狂升级到了4800万像素,并且还首次实现了8倍光学变焦!什么概念呢?就是你站在小区门口,也能轻松拍到楼顶晾着的衣服有没有洗干净。
续航方面更是不得了,这一次苹果直接把电池容量提升到了5000毫安,再也不用担心手机不到半天就开始低电量警告了。此外,苹果为了控制成本,竟然连前置镜头都从原来的1200万像素升级到2400万像素,自拍的细节也要拉满了。
不过,果粉可能要哭笑不得的是,为了挤出预算装进更大的电池和摄像头,苹果竟然忍痛割爱,将原本引以为傲的钛金属中框换成了铝合金。虽然重量轻了不少,但握在手里少了那股“高贵”的气质,多少让人有点小遗憾。
除了硬件成本的压力外,苹果的产能转移战略也进一步推高了成本。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印度今年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国。尽管印度人工成本更低,但印度组装的iPhone良品率比中国低了10%,加上绝大部分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远程运送过去,物流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苹果多少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当然,这种涨价的窘境只是针对美国市场和一些国际市场,国行版的果粉这次似乎幸运地“躲过一劫”。国行版iPhone 17 Pro Max仍在中国本土组装,整体成本明显低于印度版,预计不会涨价。所以,美版和国行版的价格差距可能越来越大。
不少网友调侃:“美版用户用着铝合金机身,付着钛合金的价格,果然是苹果式定价的典范。”而另一波中国用户则表示:“之前还纠结买国行还是美版,现在好了,感谢苹果替我们做了决定!”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也说明苹果面临着全球化供应链布局的难题。产业链调整的成本不降反升,苹果的全球布局策略或许正在遭遇现实的“毒打”。但从长远看,印度制造的良品率迟早会上升,这次的阵痛或许只是苹果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代价。
总之,iPhone 17 Pro Max此次涨价,让用户看到了苹果“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决心。毕竟这么大的升级,涨点价格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话又说回来博星配资,如果哪一天国行版也涨价了,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包吗?
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