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十字路口,交警手持安全宣传册开展“随停随教”;地铁站口周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有序引导外卖员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小区广场内,工作人员为居民推来的电动自行车逐一“体检”;以旧换新政策解读宣导台处,讲解声此起彼伏易多投资,居民们互相讨论着自己的车可以获得多少惠民补贴。
东城区通过构筑“现场宣教—引导停放—安全检测”三大场景联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闭环,以“流动课堂”抓教育源头、居商联动治停车乱象、精准筛查守安全底线、绿色通道促循环更新,织就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立体防护网。全区各部门还将“硬核工作”向“暖心服务”转变,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一系列“量身定制”的便民举措,让安全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现场1:过路口该遵守哪些法规?
“宣传展板+沙盘演示”
助东城交警现场宣教
等待信号灯时非机动车应该停在哪里?从路口东南角到西北角,是否可以直接斜穿?人行便道上可以骑行非机动车吗?8月5日一早,东城交通支队在广渠门内大街与白桥大街交叉口设置宣传站点,对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宣传教育。民警们借助宣传折页、展板等向市民讲解法律法规,并通过路口交通沙盘模型演示,解答骑行人疑惑,帮助市民加深对交通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知道您赶时间,但是车速过快、闯红灯都不可取,真要是为了抢一两分钟出点事故,家里人更加担心,反倒得不偿失,您说是不是?”在十字路口,东城交通支队前门大队民警眭新亮抬手拦下了一位驾驶电动自行车试图闯灯的外卖小哥,耐心地劝导着。“交警的劝导完全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替我们考虑,一下子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以后一定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外卖小哥说。
“您看,如果您在路口等待信号灯时越过了停车线,右转车辆是不是很可能与您发生剐蹭?”针对市民容易出现违规现象或混淆的法规问题,民警们还搬来了路口交通沙盘模型进行演示讲解,一边演示不文明交通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一边示范正确的出行方式。市民对此纷纷点赞:“光靠我们想象真的想不出来,这么一演示感觉特别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群体集中出现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是不一样的。例如外卖小哥易出现追逐竞驶、车速较快、连续超车等行为,部分中老年群体则会出现盲目、随意过马路的现象。”东城交通支队前门大队民警殷凌慰介绍道。近期,全市启动了“非机动车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按照总体部署易多投资,东城区交管部门铆定问题根源“点面兼治”,在“点”上以重点路口为阵地、设置宣导站营造宣传氛围,在“面”上会同各单位开展源头牵引、强化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后续,交管部门还将以公园、景区、网红打卡地为重点,加强非机动车规范停车、骑车拍照治理;以不同交通参与者为重点,加强多人并排骑行、追逐竞驶、人行横道骑行、车筐载人、人行便道骑行治理;以社区、企事业单位为重点加强源头宣教,重点对酒后骑行、越线等待、低速骑行进行治理。
现场2:站点周边电动自行车乱停放?
“商户参与+居民自治”
加强日常维护解难题
距离广渠门内大街与白桥大街交叉口宣传站点不远处,地铁7号线磁器口站G口处,社工、志愿者们引导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这其中,便有3名来自附近商户的志愿者。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往往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高发区域,而地铁7号线磁器口站G口又因毗邻商务楼宇,附近有多家餐饮门店、美食广场,成为外卖电动车扎堆区域,用餐高峰期往往造成通行堵塞和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体育馆路街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文明共建作用,组建“底商治理志愿者服务队”。
“我们非常体谅外卖小哥的辛苦和完成订单的急迫,但是这里空间局促,车辆无序停放浪费了门前有限的空间资源,相互阻碍也会耽误大家的时间。”体育馆路街道东厅社区党委书记尹佳佳说。由社区牵头成立的志愿服务队,招募商户代表和热心居民加入,定期开展培训并建立轮值制度,现场引导外卖车辆及其他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安全骑行,形成了“商户参与+居民自治”的日常维护体系。同时,体育馆路街道督促底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协助维护门前停车秩序,为外卖小哥和往来市民、周边居民营造安全、有序的空间环境。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停车秩序一直是东城区关注的重点。据东城区城管委停车管理科科长郭风林介绍,今年以来易多投资,东城区集中治理安定门、东直门等6个轨道交通站点、4个学医景商点位,已完成5个站点和天坛公园等3个点位非机动车秩序治理。
通过挖掘空间、分区停放、共管共治三大举措,全区累计新增停放区200余处、标识标牌30余个。与此同时,区城管委积极推行“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即在部分站口周边,近端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远端用于共享单车停放,有效缓解混停堆积、存取不便和成片倒伏等问题。“另外,我们统筹动员‘红马甲’社工、‘橙工装’环卫、‘灰制服’保安、‘蓝坎肩’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参与停放秩序巡查和车辆清淤、码放。尤其是在全市率先引入‘黄上衣’文明引导员支援重点站口,早晚高峰在地铁站口发挥‘主场优势’引导电动车有序停放,取得良好效果。”郭风林说。
现场3:电动自行车电池有隐患?
“电池检测+以旧换新”
为安全加上“双保险”
在国瑞城小区中心广场内,由区城管委、崇外街道联合北京全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电池安全检测服务台前人头攒动。周边居民或推着自家电动自行车,或提着大大小小的车用电池,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登记参与电池“体检”。
按照“四步法”,工作人员依次检测电池的外观、标签、内阻及电压,根据检测情况发放代表正常的“绿码”与代表高风险的“红码”,整个检测过程耗时不超过10分钟。
“您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经过检测各方面都合格,给您贴一个绿码,但平时充电还是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要在室内充电。”全部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将代表正常车辆的“绿码”张贴在居民苑大爷的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上。“这么一检测,对自家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状况心中有数,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街坊邻里负责。”苑大爷说。
记者了解到,国瑞城小区紧邻崇外商圈,小区内有居民4058户、现存电动自行车1000余辆。鉴于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区街联合开展此次电池检测活动,并动员周边商户以及商场内的企业员工参与,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扩大安全保障覆盖范围。
紧邻检测区,东城区商务局设立的“以旧换新”咨询点同样热闹非凡,不同企业推出的各档位补贴方案粘贴在醒目位置,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居民扫码进入“北京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服务专区”查看政策细节。“老车能抵多少”“新车买哪个牌子可靠”……居民们在展台前仔细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则拿着相关宣传折页耐心介绍着回收流程及附近的回收网店。
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全区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东城区围绕强化源头管控、强化执法震慑、强化共治共享三方面发力,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形成了全民参与、隐患联治的良好格局。
接下来,东城区还将继续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十大行动”和非机动车“十大不文明行为”宣传活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站点、进学校、进机关、进商户”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文字:李滢 陈浩然
图片:李滢 陈浩然 邓伟 区城管委
作者: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